一、内容概述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,而生命同样能创造奇迹。正因如此,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,对生命力量的赞颂成了文学永恒的主题。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以“生命”为主题的散文,有的借助形象的比喻来描绘生命历程和人生状态,有的借助想像来动情地描述生命遭杀戮或顽强生长的过程。描写大自然和人类的生命的现象,探索生命的规律和本质,讴歌生命,热爱生命。
《谈生命》借助于自然界生命成长的现象,讲述生命的一般进程,以及生命进程中幸福和艰难的辩证关系,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。文章语言明朗、灵动、蕴藉、有韵味。精当的议论寓于形象的说理之中,抒情、论理相互交融,创造了景、情、理和谐相融的艺术境界。
《那树》通过描写一棵大树的命运,含蓄地表达对自然界宝贵生命惨遭虐杀的痛惜和忧虑。这篇散文以人类与“那树”的关系变化为线索来表达的情思。通篇用拟人化的手法,给人以沉重的悲剧感。
《地下森林断想》通过写“地下森林”这一奇特的景观,抒发了对恶劣环境中挣扎成长的生命的礼赞,表达对顽强的生命和如同地下森林一样的人们无限景仰的感情。丰富的想像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,借物抒情、托物言志的抒情方法,是本文写作上一个显着特色。
《人生》通过描写虚拟的“高塔”“地洞”“广阔领域”和“工场”等场景,对人生做了富有哲理性的概述,曲折地表现了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。文章小中见大,通过个别表现一般,寓深刻的道理于形象之中,夹叙夹议,含蓄蕴藉,耐人寻味,给人以启迪鼓舞。阅读这些散文,可以开阔视野,培养审美情趣,认识生命成长的规律、生命过程的艰难曲折,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,从而提升精神境界,丰富人文素养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。
1.《谈生命》中运用比喻,形象生动用“一江春水”“一棵小树”比喻生命,生动可感,含义深刻,将抽象的、复杂的生命具体化、简单化。用“一江春水”的流动过程来比喻生命的全部过程,预示着人的生命历程中的几种状况,形象具体、蕴藉含蓄,给人以美的享受。
用“?岩前阻”比喻生命成长过程中受到的阻碍;用“细细的平沙”“斜阳芳草”“夹岸红艳的桃花”比喻生命的顺境、人生的美好时光;用“暴风雨”比喻挫折、逆境;用大海比喻人类的大生命,突出其博大、深邃的特点。用“一江春水”流入大海,比喻生命的过程从出生到终结,既含蓄,又有深意。用“一棵小树”比喻生命的另一种形式。分别用“破壳出来”“伸出嫩叶”“青春生长”“茂盛的中年”“累累的果实”“消融”喻指生命的诞生、生长(儿童少年)、青年、中年、取得成果、死亡。小树成长的过程也是人生的成长过程,二者的相似点成了写作时的比喻对象,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生命的讴歌和赞美之情,同时也给文章增添了文采。
|